2011年12月21日

社會機器與平民

之前和公司同事到北京參加Techcrunch(新創網路公司競賽)比賽時,
聊到了一個話題,就是關於人工作的意義
以及我們現在這個社會體系無限成長的狀況。

現代一般沒有脫離老鼠賽跑的普通工作者們(何謂老鼠賽跑請看窮爸爸富爸爸)
一星期要花五天上班、一天工作八小時,扣掉晚上的睡覺時間,
每天沒剩幾小時能用,在這狀況下,每天下班後能做的休閒活動就是
朋友聚餐、逛街、運動、看電視劇、上fb、打電動、上夜店、看電影
而賺來的薪水假如不是為了要養父母或是成家立業,
只是想要自己一個人(或兩個人)好好的過生活,
那麼大多數的錢存下來都是為了要買車、iPhone、iPad、房子等
但就某種意義上,買了這些東西的實質效益並不太大,
因為車子大部分時間只能開去上班和下班,
房子待在裡面的時間其實也沒有這麼多,iPhone實際在用的功能也只有fb和WhatsApp
買來許多物質卻沒有這麼多精神和時間去享用,
到頭來,整個人生彷彿是為了工作而存在。


上面這個觀點是從一個錢賺的不夠多的普通上班族的角度來看世界,
這個世界就是使用自己的時間為現有體制服務,換取金錢,然後換取其他人的服務。

假如我們把自己抽離這整個世界,靜下心來看著這個文明社會,
那麼我們會看到一部無比複雜龐大的機器,它需要非常多的人力才能持續運轉,
文明社會的人們早上起來,就像是被這台機器吸引一般,到達自己該去的位置,
開始努力的踩著腳下的踏板,讓這個機器能夠順利的運轉起來
提供現今文明社會的一切需求,水、電、通訊、運輸、郵政、資訊流通、貨流
幫助企業成長、解決企業問題、提供娛樂給有需求的人們...

這個體系是非常多非常多的人,付出他們的精神和生命,
每天努力工作才能運轉起來的。它初始的目的是要讓人們能過更好的生活,
但當這個體系越來越龐大時,卻發展出許多其他結構,
它們的存在是"為了服務另外一部份的結構"(而不是人)
(例如: 產能增加軟體、會計師事務所、人力派遣公司、廣告行銷公司,
 某種層面看來筆電、電腦、捷運系統、公車系統、飛機、船運系統等
 其目的也是為了讓工作更有效率,工作的目的是為了幫助其他工作更順利...)
在這種狀況下,建造這些系統並沒有讓大多數的人們過得更幸福,
它只是長得更大、要更多人來維護運作,吃掉更多人的生命而已。

2011年11月29日

CP值失效之時

假如我們生長在正常的家庭,不是太富裕,也不是沒有錢可以花,
那在成長的過程中,我們一定會培養出一種能力,那就是計算CP值

雖然CP值是個非正規的術語,但它所表達出來的意義卻足夠清楚:
那就是東西的效益(Capacity)/所花費的成本(Price) -- 這東西越高越好。
假如在作事、買東西時,我們可以使一個事件或物品的CP值提的越高
就代表自己越聰明、佔到了越多便宜、決策最為正確。

由於一般人手上的資源(金錢)是有限的,因此在做事情(購買東西)時
會不知不覺的迅速計算當自己去做這件事情(消費)時,
手上有的資源(金錢)消耗了多少? 而從中獲得的利益、快樂感有多少?
簡單的說,就是計算CP值,
只有當這個值在合理範圍時,我們才會去做這件事情(消費)。
因為有這個資源有限的限制,所以我們不會盲目的選擇最高級的消費,
而是精密的計算,這邊要節省一點,將來才能用剩下的資源去獲得更高的利益。

所以說,只要是做生意的,應該都知道一件事情,
自己的產品只要讓消費者覺得CP值夠高,他們購買的意願就會升高。
但假如我們平常有在注意身邊東西的價格,就會發現一個現象,
那就是就算某家店裡的東西非常經濟實惠,幾乎所有的東西CP值都很高,
卻總是會有幾樣商品CP值低的可以,
他們所創造出來的利益大概只高出一般商品10%,但價錢卻多出了快30%,
這種東西有人會買嗎?

(註: 很多商店放這種商品的目標是讓消費者有個比較基準點,
     讓消費者覺得其他東西經濟實惠,有些人稱它們為"獵鳥"。
     但這邊要討論的是,就算它的CP值很低,在某種情況下它還是會被買走。)

我想這樣的產品還是會有人買,因為在某些特定狀況我們不用去計算CP值,
只要算自己得到的利益就可以了。

2011年11月8日

角色的力量

Ted中有一個演講,是史丹福監獄實驗的負責人Philip Zimbardo所主講


裡面主要在討論人在什麼情境下會變得"殘暴"或是"沒有人性"
主講的重點放在情境、系統與權力會使在其中的人性受到扭曲。

在演講中他舉了三個例子來說明人們是多麼容易受到環境與系統的影響,
第一個是著名的史丹福監獄實驗本來性格普通的人被賦與"犯人"和"警衛"
兩種不同角色時會展現出完全不同的行為。(約14分左右)

第二個是米爾格倫電極實驗1000人中有三分之二的人會遵守實驗執行者的命令,
對別人施予致命的450v電極(實驗前預測應該只會有1%的人,因為這屬於虐待狂行為
而根據研究平均只有1%的美國人是虐待狂,詳細可以看影片11:30左右)

第三個是針對不同文化的戰士所做的調查,他們發現一個種族的戰士在上戰場時
會變換自己的裝扮、畫上圖騰或是戴上面具等則這個種族在戰場上,
虐殺敵人的情況會遠遠超過上戰場時不做換裝的種族(6分左右)

2011年10月7日

Steve Jobs and Apple


還記得大約六年前我看到朋友使用蘋果電腦時,我覺得她超怪的,
好好的Windows作業系統不用,用一個大家都不用的Mac作業系統。

四年前我真正接觸到Macbook,覺得它的作業系統用起來感覺很好,
不像是Windows只追求將所有功能做上去,它將最常用的功能放到第一層,
以最簡單明瞭的方式呈現給初階使用者,將較為進階的功能隱藏到較深的地方,
讓有需要的使用者去挖掘,而這些進階的功能強大且優雅到不可思議。
(其實基本功能也都非常強大,iTunes、iPhoto、Spotlight、Space、Exposé...)

所以當我有機會從實驗室那裡配到筆電時,我說我希望是一台Macbook,
於是我人生的第一台筆電,就是優雅的小白Macbook,

我當時覺得,做得這麼好的電腦,市佔率卻這麼低,
真的是被嚴重低估了,我甚至想要用我微薄的存款去投資Apple的股票,
因為我覺得它一直在做正確的事情:
追求最高的設計和使用者經驗,即使別人看不到,自己也要將一切做到最好,
這樣的公司只是還沒受到世界得關注,還沒有人發現它到底做得有多好罷了。

於是剛好在那個時期,從iPod, iPod Touch開始,直到iPhone帶起了蘋果世界的風潮,
蘋果不斷的再創高峰,它的每一樣產品都是在創造世界產業的新規格。

Apple所做的一切終於被世界看到、重視,乃至於崇拜。

2011年10月4日

感覺行銷

之前和朋友討論到,什麼叫做行銷?
由於我只是一個非商管背景的普通人,因此我很單純的認為,
能夠將一個東西推銷給別人,讓別人有興趣去消費或關注,這就叫做行銷。

但我商管背景的朋友說,從學術的角度來定義,
行銷是從發現大眾的需求開始,到交易成立,達成雙方需求結束。
簡單的流程如下所示:
找出需求-->決定產品定位-->製作能夠滿足需求的商品-->宣傳與賣出
在這個定義下,行銷不是有了一個產品後,想盡手段將它賣給別人,
而是要從產品製作前,就清楚知道這個東西能夠滿足什麼需求,
誰會想要買、解決什麼問題確定有滿足某個利基或大眾市場才去做出產品。

『真的嗎? 但很多商品並沒有解決社會的問題,但他們透過一些廣告、
   美女活動、置入性行銷等方式來增加銷售額,這不就叫做行銷嗎?』



『例如說,你覺得Twist Water實質上解決了什麼問題嗎?
    想要環保為什麼還要喝瓶裝水? 這不就是想要賺錢,所以弄一些行銷手法,
    推銷實際上會造成汙染的瓶裝水嗎? 假如它希望滿足的需求是做環保的話,
    那它根本沒有滿足這個需求,能夠賣出去不就是靠代言、辦活動等行銷手法嗎?』

「恩...,或許它沒有滿足做環保的需求,但它滿足了"以為自己在做環保"的需求,
    或許有些人一定要喝瓶裝水,但又希望自己不要破壞地球,
    那Twist就滿足了他們的需求,讓他們以為自己為地球盡了一份力。
    總之,能賣出的商品,一定有滿足消費者的某些需求。」

仔細想想,其實他說得沒錯,這樣的產品的確是有滿足消費者的需求,
因為人們有"想要覺得自己更好"的需求,而這需求沒有被滿足,
因此產品設計者可以針對人們對"更好"這個感覺的渴望,去做產品定位和行銷,
定位出人們還沒被滿足的需求,設計出可以讓消費者產生那些感覺的產品。

這就是感覺行銷。

2011年9月15日

人類體感的延伸

之前寫過一篇文章,裡面寫到,人類的右腦可以藉由受到有規則資訊的刺激,
去學習出一套專家系統,之後便可以不加思索的運用這套專家系統,
完成用言語無法傳授、無法靠理論學習的特殊技能。
人腦的模式學習能力其實非常強,只要輸入大腦的訊號有一定的規則,
我們就有機會能夠自動學會、並辨認出其背後的涵義。
而如果我們能善用大腦這種與外界互動的歸納學習能力,便有機會
將自己的意識、身體空間感往外界延伸,並且獲得非與生俱來的能力,
得到體感的延伸


當我們開車或是騎車久了,有時候會有一種車子似乎是身體一部分的感覺,
車子的行動似乎跟手腳連在一起,對車子的空間感也非常熟悉,
能夠精準抓出車體前後左右和其他物體的距離,這就是體感延伸的一個例子。

2011年9月2日

Facebook的未來--Place

Facebook近期推出了一個新功能,讓使用者在首頁發表動態時,可以tag朋友和地點。
(有些人應該覺得不是新功能,因為Facebook像Google一樣都會先選一些人先
 偷偷的Dark Launch一下。)

昨天試用了一下,覺得整個介面設計非常簡潔,雖然功能很多但卻不會讓人感到複雜,
而且挺讓人驚喜的是,FB地點的搜尋結果有根據使用者和那個地點的關係去做排序
也就是有做到Personal Ranking -- 假如我常去或是我朋友常去(打卡)那個地點,
那個地點的排名就會排在比較前面。
(像我或是我的朋友常去鍋膳和燈籠滷味,這兩個地點的排名就很前面
 另外就是打英文可以找中文也是Facebook搜尋的一大特色...)


為什麼Facebook要在這麼顯目的地方(網站的黃金地段),給使用者tag地點和朋友呢?
我想這就是網站的設計,它希望引導使用者去做出它期望的行為 --
也就是它輕輕的Nudge了使用者一下,像google+設計的Circle。

其實將人、物(相片、評論)與地點的關係結合起來,一直是許多新創公司主打的目標,
像獲得許多創投資金的Color,還有在美國非常紅的FourSquare
以及最近被TechCrunch(美國知名科技報導網站)報導的美食App -- Nosh
它們都是基於這個理念基礎發展它們的網路服務。

2011年8月24日

Work Life Balance

近來網路上流傳著兩篇鼓勵上班族們準時下班的文章,
一篇是姊妹淘我要閃人了!
另一篇是Mr. Jamie加班是一種癌
兩篇文章口徑一致的指出:
   在台灣很多員工會因為老闆還沒走,因此明明工作都做完了,
   還是耗在辦公室裏面,上上網、打打電動,摸到七八點後才離開。

看完我很想問,這是篇討上班族歡心的文章,還是這是台灣上班族的真實狀況?
在台灣的上班族真的可以"早就完成了工作",然後在公司敲別人MSN和玩Angry Bird?

我想在台灣的真實狀況應該比較接近這篇文章--爛蘋果和加班
大家不是工作早就做完了而不走,而是公司堆在員工身上的工作,
遠遠超過正常工時可以做完的量,因此大家必須要留下來將負責的工作做完。
在這個狀況下,早走和加班到底該怎麼拿捏,似乎就要看個人的心態...

對一個每天要定時到公司報到的上班族來說,工作到底是什麼?
    是用時間換取金錢的一種方式?
    是累積自己實力,投資自己的一個手段、過程?
    是認同公司想法,想要幫助公司成長卓越的一趟旅程?
    是一種生活,是人生一段不可取代的經歷?

我想對那兩篇文章表示贊同的人,主要應該認為上班是時間換取金錢的一種方式
假如是這樣,那麼我認為準時上下班是必要的、是基本的,是聰明的。
尤其在文中描述的那種理想狀態--工作都已經做完了,
更應該毫不猶豫地起身走人,因為在這個公司中,待更久的時間,
並不會讓自己有更多的收穫,回家陪伴家人或充實自己、休息,
才是真正的Work-Life Balance。


2011年8月19日

3種人格

有一本在1989年出的工具書,叫作樂在溝通(Assertiveness at Work)
整本書的用詞和翻譯都非常的老派,讀起來感覺好像在讀20年前的文章
(1989到現在真的超過20年了...)
這本書據說已經絕版,應該很少有人有機會再讀到它,
但我覺得它的內容其實非常棒,因此把書的內容作個簡單的摘要。
----------------------------------------------------------------------------------------------------
每天我們會接觸到各式各樣的人,由於每個人的個性都不相同,
所以聊起天來、討論東西給人的感覺都會不太一樣,
假如硬要做個歸類,我們可以把自我表達簡單的分成三種類別。


1. 有自信的人 (積極)
有些人講起話來不卑不亢、態度很好
和他們聊天起來感覺很舒服,而且他們似乎隨時散發出一股自信,
卻又不會給人自大的感覺。

2. 自我中心的人 (侵略)
有些人講話則十分不客氣、喜歡用命令的語氣,找到機會就諷刺別人或酸人,
和他們講話(或說聽他們講話)會覺得他們十分不尊重別人,
好像世界上只有他們的要求是重要的,其它人的都不用考慮。

3. 沒自信的人 (畏縮)
另一些人講話起來總是唯唯諾諾,心中有想法卻常常悶不吭聲
和他們相處很累,因為必須要一直問他的意見,而他說出來的也不見得是他想要的,
常常聽到他們說:『你們決定就好,我都可以。』 『大概是吧』
『我覺得可以這樣做,但我也不太確定這樣好不好』
『我沒空弄耶,但要給我弄也行啦...』

2011年8月14日

Google Authorship設定 (續)

上個星期寫過一篇
Google搜尋結果出現Google+ profile? (如何設定Google Authorship)
那時候寫了一句:
"依據國外部落客的說法,設定成功後要過大約一個星期結果才會顯現"

結果過了一個星期後...還是沒有顯現在Google搜尋結果上,
因此我又再去搜外國的部落客們都怎麼說的,結果發現我還漏掉不少步驟...

由於這邊只是做個補充,就簡單的列出主要的項目吧!

1. 自己的Google+的個人照片必須清楚的顯示自己的臉。

2. 自己至少要+1過一個網站,並要在+1的tab按下編輯個人資料,
   勾選"在個人資料中顯示這個標籤"
  之後當Google爬到屬於你的網頁,便會自動幫你加到你的+1下面去。

Facebook的精準行銷

昨天看到朋友在Facebook上分享一個訊息,就是只要去FB
右上角的"帳號"-->"編輯朋友列表"-->左邊的"通訊錄"
就可以看到所有用智慧型手機使用Facebook的朋友們的電話號碼(好繞口):

很多人說Facebook偷偷將使用者資料蒐集起來,使用者都不知道,
說這功能很邪惡,但其實我覺得還好,它的目的只是要讓大家更容易找到可能的朋友,
除了自己,其他人也看不到我們朋友的電話聯絡簿,並沒有資料外洩的疑慮。

這讓我想起有一天晚上也是挺無聊的,因為在FB看到一個設計雜誌的高階主管,
發表了一篇創意人和工作求職的文章,姿態擺得很高,
感覺來求職的人都是自以為有創意以及沒有辦法將創意轉成公司金流的人
下面卻有一大堆人留言按讚,有點不是很贊同想要回文,卻發現我不能回...
(因為FB是朋友和粉絲制,因此不是朋友和粉絲就不能講話,無怪乎所有推文都是講好話)

上面這段不是重點,重點是我到她的首頁一看,發現她的朋友有2000多人,
遠遠高出我周圍任何的朋友、同學和同事,於是我就開始隨意觀察周圍朋友,
他們在Facebook的朋友數量,然後把數量和他們的身分個性做個連結,
結果發現,其實光從FB朋友數,就可以把周圍朋友的類型做個簡單的分類:


    0~100: 幾乎沒在用Facebook
100~200: 不太喜歡交際, 或說對朋友的定義嚴謹, 不喜歡亂加朋友。
200~350: 工程師或是以學業為重的正常大學生。
300~400: 討人喜歡的女生,或對大家都很好、中規中矩的大學男生。
400~550: 出國念研究所的正常大學生。挺會聊天、善於和人相處的男生。
450~650: 可愛的女生,帥哥。或是參加過不少台灣的活動。
                或時常run一些project。參加交際性社團。
650~900: 正妹,參加或舉辦過一些對身邊的人有影響力的活動,人見人愛。
800~1000: 許多有影響力活動的leader,愛玩,個性開朗,有獨特的個人魅力。
900~1300: 家世良好,參加許多國際交流活動的人,其中夜店咖很多,
                  大都走商管學院,出國玩就和吃飯喝水差不多。
1300~2000up: 將FB當做自己個人品牌平台在經營,多為上過雜誌或是常去演講的人。

2011年8月10日

創意的源頭

之前在看TED演講網,有人把這個演講網中的內容翻譯成中文,
我看了幾個,幾乎每個都有很大的收穫,
他們都是太好的演講者,所用的詞彙精妙貼切而優雅,
我最喜歡的是"與天才繫手合作"(Nurturing Creativity):


它的內容是,一個寫了一本國際暢銷書的女作家,分享她對於創作的"信仰",
用信仰這個詞是因為,她講的是一個觀念,讓創意工作者可以在心靈上達到安定。
為什麼創意工作者,作家、作曲家、舞者、設計師、歌手、畫家,
他們在心靈上會無法達到安定?
為什麼這麼多沒有用毒品和酒把自己毒死的歌手,最後還是死於自殺?

因為--拿這個女作家來說,(她是"走吧一個人的旅行"--Eat, Pray, Love的原作者)
大家會問她:『妳不怕妳這一輩子都無法再寫出,比上一本書更好的作品嗎?』 
過去成功所造成的壓力,會把創意工作者壓死,
創意人無法保證自己未來可以做出比過去更好的作品。
於是她提到,古希臘人相信,創意是一種伴隨神性的幽靈,
從遙遠不可知的地方,走向人類,由於一些不可知的原因。

2011年8月9日

Simple is...

最近領悟到,生活過的簡單就是一種幸福,不論是辛苦或是輕鬆。

當一個人變得太複雜時,想說的不敢說,想做的事情或許敢作,
但是太多、太複雜,很容易莫名其妙的就讓人變得心煩氣燥。

當選擇很少時,我們會從中選擇最好的,並且盡全力去追求那個我們認為最好的,
並且當得到時,我們會感到非常的喜悅而幸福;

相反的,當我們有無限的機會可以去選擇時,我們開始挑剔,
並且常常會放棄眼前,去尋找更好的。

其實,這樣的結果往往是,放棄了眼前已經可以把握到的,費盡心力去找尋,
找尋一個值得我們追求的東西,當找到後,卻又不去珍惜,不把自己全心放進去
反而在此時又興起另外一個念頭"這真的是最好的嗎?"
於是又開始找尋更好的,不斷重複這樣的過程...


最後,什麼東西也沒有得到,就算得到了,也不滿足,
因為還有更引起我們注意的好東西。

最後,在我們浪費了青春年少後,回頭一看,才發現,
自己的美好時光,全都浪費在找尋"更美好的事物"上
而之前放棄過的東西,我們卻完全沒有享受到。

2011年8月6日

賽德克‧巴萊 -- Seediq Bale

變型金鋼3剛上的時候,我和同事在討論說要不要去看,
我跟同事說:"感覺不去看就虧了阿" 他說:"蛤,虧什麼?"
我說:"感覺這種大成本大製作的片子,就很像是很多觀眾集資給他們,
然後他們作出特效和規模很驚人的電影,讓大家用很低的價錢(相對製作成本)
就可以進電影院看到。這樣不去看不是有點虧?"

舉個比較具體的例子來說,這樣的片子就很像花博,
每個人繳一些錢給國家,於是國家有力量辦一個十分大型的活動,
這種活動非常大,大到以個人的力量,一輩子都無法完成
但透過集資(繳稅),每個人都可以花少少的錢進去參觀。

既然這是一個 多人投資-->製造-->低花費得到高享受 的過程,
那有參與投資卻沒有去享受不是就虧了?

Anyway,以上都不是重點,重點是最近我看到賽德克‧巴萊的電影預告片:


打開連結的時候我想:
這是在講霧社事件的吧,那個事件現在的台灣年輕人都不太在乎了,會好看嗎...
當聽到霧社事件的時候,我只想到國中課本和紀念硬幣,感覺有點俗氣。
在我的印象中,那就只是一場暴動與鎮壓罷了,以台灣的水準能拍得怎麼樣?

但預告片我只看了10秒,想法就完全改變了,
電影裡面透露出來的尊嚴氣氛、情緒,還有運鏡的方式
都和我所認識的台灣電影差太多了。
看完我心想:"這也拍得太好了吧? 這真的是台灣拍的嗎?"
裡面的原住民不是我想像中喝著米酒,愛唱歌、跳舞,
整天笑得很開心,但被被現代社會邊緣化的原住民。
他們是那個時代,真正有自己的信仰、尊重自己的文化圖騰、
骨子裡有殺厲之氣的原住民。


2011年8月3日

Google搜尋結果出現Google+ profile?  (如何設定Google Authorship)

今天在機緣巧合下,使用美國的Google搜尋了"google trend"這個關鍵字,
隨意瀏覽一下,發現搜尋結果旁有讓人吃驚的東西...



在公開的Google搜尋結果中,竟然有屬於社群網站的Google+ profile連結在旁邊
(有看到嗎? 就是旁邊那個圖像,寫著Matt Cutts的)
由於這實在是有點不可思議,就上網查了一下這到底是怎麼回事...
Ref:
Getting Your Thumbnail in Google Search Results
HOW TO IMPLEMENT REL=AUTHOR

查了一下發現,根據一些美國的部落客的說明,這是Google的新功能!

這功能允許Google+中的使用者,在自己的網頁中加入一些html tag,
然後於Google+的profile中作簡單的認證後,
就可以在Google的搜尋結果中顯示作者圖像和Google+ profile連結。

經過這樣的設定後,不僅僅會讓自己的圖像出現在搜尋結果旁(十分醒目)
它甚至還會影響整個Google的搜尋結果

Google+的使用者,可以透過Google提供的簡單機制,"認領"自己的網頁
而一但大家都認領完成後,Google便可以知道現在這個網頁屬於誰、
他在Google+中的聲望是否夠高,並依此決定這個網頁是否該排名高一些。
(像LinkedIn或是DropBox創辦人的文章或網站應該會排挺前面的)

未來專業版的Google+聽說會有像Facebook的粉絲頁,
提供明星和公司品牌自己的profile頁面。
只要這個認領機制建立起來,相信會是一個很好的廣告和宣傳平台。
(想像粉絲頁的擁有者認領了許多網頁,而這些網頁可以依某種機制
 例如:計算Google+中+1的數目、別人加自己到社交圈的數目等項目
 使自己認領的網頁排在比較前面,這不是一個很好的宣傳方式嗎?
 大家就不用請人做網頁SEO做這麼辛苦了,只要經營粉絲團就好。)

這樣的網頁認領機制,叫做Google Authorship。

2011年7月31日

右腦與禪學

上個星期到5 Senses Café喝了杯咖啡,順道在那邊看了他們的藏書
我隨手拿了一本叫做"喜悅的腦"(The Mindful Brain)的書,
裡面在講關於禪學和大腦之間的關係。


大概在四年前左右,有一部挺特殊的電影,叫做在深夜加油站遇見蘇格拉底
裡面在講一個懂得很多智慧的自助加油站老人,一步步向年輕的體操選手傳授人生道理,
並幫助他從車禍斷腿後,復健到奪得金牌的故事。

電影裡面提到:
『人要專注在此時此刻』『沒有任何事物是不變的,他們每一刻都在變』
『用心去體會,細嚼慢嚥,那樣子狼吞虎嚥根本不叫吃東西。』
『先擺脫原本的慣性,之後你要做什麼選擇,才是你真正的選擇。』

2011年7月21日

左腦右腦

前幾天我看了幾個月前很有名的王者之聲,片中在講一個言語障礙治療師
幫助口吃的英國國王克服口吃、對整個國家發表偉大演說的故事。

裡面治療師用了幾種一些看似荒謬的方法,讓國王能夠較為流暢的演說,
其中一種是聽音樂(或是用唱的),另一種是讓身體搖晃,最後是罵髒話。
在看電影時看到醫生的這些治療方法時,我心裡想:
哈,這樣的的治療方法和我對人類頭腦運作的模式剛好一致~

要解說我的想法,首先要先前情提要一下我對人類頭腦的認知。

根據很多書、影片、心理學的講法,
人的左腦負責理性思考,右腦則負責處理感性
就書本上的理論來說,左腦負責文字、閱讀、組織言語、邏輯思考
右腦負責圖像、音樂、感情、運動等等...

以結論而言,這樣的分類可以說是對的,但使用理性和感性這兩個詞,
實在有點過於籠統難以理解。

就我對頭腦的一些認識,我會說,
左腦負責的是Sequential(序列)的邏輯資訊處理(就像是電腦裡面所寫的軟體)
而右腦則負責Concurrent(同時)的資訊處理(就像是電腦裡面的硬體)

2011年7月9日

Why and What?

前幾個月看了一個TED的演講
標題是: How great leaders inspire action


演講中提到,為何萊特兄弟明明資金和人力都輸給競爭對手
最後造出飛機的卻是萊特而不是對方

為何蘋果的東西大家搶著買? 另外還提出了黃金圈理論來說明
人腦的結構與信念、信仰之間的一些關係。


從結論來說: 演講者認為凡事都要從"why"出發,而不是從"what"出發
他認為所有的事情要做時都要知道自己為何要這樣做,
從內在的意願出發(why) ,而不是從追求外在的結果出發(what)


若從內在的目的出發,當在向別人說明自己要做的事情時,
大家了解的是你的夢想、信仰,並且容易在接受到訊息後,
認為這是自己的信仰、隨時覺得"這代表自己"
如同Apple一族(在apple大紅之前)用Mac的心理舒適感、尊榮感,覺得自己慧眼獨具,
了解Apple軟體到硬體一手包辦,全線整合的堅持,只為了給使用者他們想給的,
於是了解他們想法的人就會給予認同,這就是演講者說的why。

2011年7月6日

關於自信

我覺得台灣難以發展出獨特的文化、設計概念、商業模式等等,
一部分和自信心有關。

其實也不能說是自信心,這東西很難形容,應該說是
時常會"覺得那個東西比較好,所以我要以那個當作目標!!",於是
整個文化、設計、商業模式便朝被媒體大肆宣傳的他國文化、設計、商業模式為標的
希望以超英趕美的速度跟上別人的進度。

        這和發展出獨特的文化那些有什麼關係呢?

我覺得,當一個人不知道某件事情怎麼做的時候,就會很努力的去想
根據自己過去的經驗來解決這個問題,就像以前高中寫數學習題,
我習慣每題都認真的去想,用已經會的公式、模式去將題目解出來,
不太會想說去看解答或是之類的,所以有時候一題套公式很簡單的題目
我會花兩三個小時想一個東拼西湊出來的解法將它完成,
大部分的時候我的解法事後看來都讓我想笑,因為實在繞太遠了,
但有時候也會冒出個比解答還要直接明瞭的解法,那時候就覺得很爽。

       這和文化設計之類的東東有什麼關係呢?

其實有些地方很類似,因為我們覺得自己去想那套做法繞太遠了
世界上其他地方已經有更好的做法,假如我們花十年的時間去發展自己的做法
(由自己已經有的、知道的來拼湊解答),
到頭來可能還比不上我們現在花一年的時間快速學習別人,跟上它們的進度
(參考別人的解法,再加上其他一些東西來美化...例如:底線、標點符號、插圖...)

       為什麼世界上各地方會發產出自己的衣著、建築物的特色呢?

因為就最原始而言,各地方會用自己最粗淺的想法,去拼湊出自己的服裝、房子
有動物用動物,有泥巴用泥巴,看到蛇就畫蛇,覺得太陽偉大就畫太陽...
沒有人會跟他們說:"你們畫得那個東西很醜,不耐用,十年後會倒。"


2011年7月3日

google+ Nudge

Nudge,在英文裡面的意思是用手肘輕輕的推一下對方。
兩三年前有一名行為經濟學家便以這個名字出了一本書,
大致上的內容就是,人的行為是可以被周圍的環境大大影響的。
"環境上的設計只要多一個小點、空間配置直排變橫排、花紋密度變密、選項多出兩三個,
 就可以大大的影響到經歷這個環境的人們,而人們還以為一切是基于自己的自由意志。"



裡面舉的幾個經典例子之一就是:
政府希望開車的人在下交流道的時候減速,
以避免發生意外,但放警告告示牌在下交流道的地方效果並不太大,
因此就有心理學家(沒記錯的話)想到一個方法,
那就是在下交流道的地方放上橫條紋,並且越靠近出口密度就越高。
這樣一來有什麼用呢?

     我們開車的時候會以周圍景色的變化當做自己速度的標準。

假如之前開車每秒都只有10棵樹從窗外過去,
那你就知道自己的速度是固定的(假設樹都等距)
但下一秒,忽然經過你車窗的樹木速度變快了,變成每秒12、14、18棵,
你就會覺得自己的速度變成了1.2、1.4、1.8倍,就會將車子的速度放慢,
慢到每秒只看到10棵樹。

     於是我們只要增加周圍景色的密度,便可以成功的讓駕駛者"自願"放慢速度,
     降低在交流道出口的車禍機率。

這就是所謂的Nudge。

2011年7月2日

Groupon 與直銷

很多人都覺得直銷是件很討人厭的事情,但事實上我並沒有這麼反感
做直銷的人只是想要成功、想要多賺點錢而已。
直銷的確創造了許多年薪百萬或是千萬的有錢人,
他們生活進入了一個比較閒適的階段,並可以用他們成功的例子去激勵別人,
讓想要靠自己努力發跡的人成為他們的下線--目標是變得跟他們一樣。

這是一個總是會有人成功,大多數人卻無法賺到什麼錢的模式,
但加入的總是期望自己會是那成功的一個(十分符合心理學),
因此積極的拉朋友、親人、路人一起來做直銷,
但ドラえもん裡面有說過(我是從這裡面學到這個概念的)
利用下線來賺錢的制度看起來好像很完美,只要拉到十個人,
十個人每個人再拉到十個人,自己就能分到百人的收入,
只要下線增加,這收入可能可以再成長百倍、千倍,這看起來真是太完美了!!
但實際上人口的基數不是無限,這樣級數的成長是有上限的,
因此先加入的人會有好處,而後加入的人則會四處碰壁


這個概念基本上和所謂的"龐式騙局"(老鼠會)很像
http://zh.wikipedia.org/wiki/%E9%BE%90%E8%8C%B2%E9%A8%99%E5%B1%80

其實我不是要講直銷,我覺得直銷和保險目前都還沒走到死路,
也就是現在加入的人都還算是可能獲利者,
我想大家對直銷那麼反感的原因就是--他們直接的煩到我們了

話說這一兩年內有個東西大家很愛用,叫做Groupon

由於它引進了些新的概念,因此大多數的人(消費者)只直接的感受到它的好處
買東西超便宜,因此所有人都愛它,它運用網路聚集人氣,構成完美的新商業模式
透過它:
     餐廳(商家)可以保證找到大批客戶
     消費者可以透過團體消費拿到超級低的折扣
     Groupon當做中間者可以拿到些許的佣金

2011年7月1日

google+

這兩天google+在網路界炒得火熱。
前兩天在公司,同事發現他收到google+的邀請,就快速的將公司的大家都邀請進去一起玩
我聽到google+的第一個想法是: Yahoo奇摩知識+? (不對,知識+只有台灣這樣叫)
我看到google+的第一個想法則是: 是Facebook改版面了嗎? (兩個版面也太像了吧..)
接著上網看他的介紹影片,自己實際玩一玩之後,結論是:

                                google+這個服務終於把一切都連起來了。


還有-- google這次是玩真的,要和Facebook正面一較高下。


首先,google在推出google+之前慢慢的在改版面,很清楚的感覺到它們開始
越來越重視UI的設計還有使用者經驗。首頁上方原本是醜醜的有底線的各樣連結,
(圖片 翻譯 文件...)
慢慢的變成一小塊、一小塊像是OS一般給人舒適使用感的功能區塊
到大約一個星期前,我發現自己google上方的工具列變成了黑紅色
然後到前兩天,google+出現,才知道那是他新主打的色系(剛好和FB的淡藍色相反)


在fb這麼猖狂的年代,google+到底要怎麼樣才能把人抓進來玩社群呢?
它真的設計了很多東西,並且我覺得每一個設計都有它的用意。
首先,google+主打Circle的概念,在上面的每一個訊息都可以指定社交圈


                                                     (壹傳媒的影片真的太不搭了)


只有你指定社交圈的人才看得到你分享的訊息,這點是和FB的主要區隔。
(我們現在在做的網站有處理到這種訊息分享privacy的問題,只能說,這非常難做!!)
但分社交圈這種東西通常只有在朋友很多的時候需要,對一個剛推出的社群服務而言,
主打這個東西根本是有點不切實際,但google有gmail,於是我在剛加入google+時,
我就有大約300個人等著我去分圈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