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7月31日

右腦與禪學

上個星期到5 Senses Café喝了杯咖啡,順道在那邊看了他們的藏書
我隨手拿了一本叫做"喜悅的腦"(The Mindful Brain)的書,
裡面在講關於禪學和大腦之間的關係。


大概在四年前左右,有一部挺特殊的電影,叫做在深夜加油站遇見蘇格拉底
裡面在講一個懂得很多智慧的自助加油站老人,一步步向年輕的體操選手傳授人生道理,
並幫助他從車禍斷腿後,復健到奪得金牌的故事。

電影裡面提到:
『人要專注在此時此刻』『沒有任何事物是不變的,他們每一刻都在變』
『用心去體會,細嚼慢嚥,那樣子狼吞虎嚥根本不叫吃東西。』
『先擺脫原本的慣性,之後你要做什麼選擇,才是你真正的選擇。』

2011年7月21日

左腦右腦

前幾天我看了幾個月前很有名的王者之聲,片中在講一個言語障礙治療師
幫助口吃的英國國王克服口吃、對整個國家發表偉大演說的故事。

裡面治療師用了幾種一些看似荒謬的方法,讓國王能夠較為流暢的演說,
其中一種是聽音樂(或是用唱的),另一種是讓身體搖晃,最後是罵髒話。
在看電影時看到醫生的這些治療方法時,我心裡想:
哈,這樣的的治療方法和我對人類頭腦運作的模式剛好一致~

要解說我的想法,首先要先前情提要一下我對人類頭腦的認知。

根據很多書、影片、心理學的講法,
人的左腦負責理性思考,右腦則負責處理感性
就書本上的理論來說,左腦負責文字、閱讀、組織言語、邏輯思考
右腦負責圖像、音樂、感情、運動等等...

以結論而言,這樣的分類可以說是對的,但使用理性和感性這兩個詞,
實在有點過於籠統難以理解。

就我對頭腦的一些認識,我會說,
左腦負責的是Sequential(序列)的邏輯資訊處理(就像是電腦裡面所寫的軟體)
而右腦則負責Concurrent(同時)的資訊處理(就像是電腦裡面的硬體)

2011年7月9日

Why and What?

前幾個月看了一個TED的演講
標題是: How great leaders inspire action


演講中提到,為何萊特兄弟明明資金和人力都輸給競爭對手
最後造出飛機的卻是萊特而不是對方

為何蘋果的東西大家搶著買? 另外還提出了黃金圈理論來說明
人腦的結構與信念、信仰之間的一些關係。


從結論來說: 演講者認為凡事都要從"why"出發,而不是從"what"出發
他認為所有的事情要做時都要知道自己為何要這樣做,
從內在的意願出發(why) ,而不是從追求外在的結果出發(what)


若從內在的目的出發,當在向別人說明自己要做的事情時,
大家了解的是你的夢想、信仰,並且容易在接受到訊息後,
認為這是自己的信仰、隨時覺得"這代表自己"
如同Apple一族(在apple大紅之前)用Mac的心理舒適感、尊榮感,覺得自己慧眼獨具,
了解Apple軟體到硬體一手包辦,全線整合的堅持,只為了給使用者他們想給的,
於是了解他們想法的人就會給予認同,這就是演講者說的why。

2011年7月6日

關於自信

我覺得台灣難以發展出獨特的文化、設計概念、商業模式等等,
一部分和自信心有關。

其實也不能說是自信心,這東西很難形容,應該說是
時常會"覺得那個東西比較好,所以我要以那個當作目標!!",於是
整個文化、設計、商業模式便朝被媒體大肆宣傳的他國文化、設計、商業模式為標的
希望以超英趕美的速度跟上別人的進度。

        這和發展出獨特的文化那些有什麼關係呢?

我覺得,當一個人不知道某件事情怎麼做的時候,就會很努力的去想
根據自己過去的經驗來解決這個問題,就像以前高中寫數學習題,
我習慣每題都認真的去想,用已經會的公式、模式去將題目解出來,
不太會想說去看解答或是之類的,所以有時候一題套公式很簡單的題目
我會花兩三個小時想一個東拼西湊出來的解法將它完成,
大部分的時候我的解法事後看來都讓我想笑,因為實在繞太遠了,
但有時候也會冒出個比解答還要直接明瞭的解法,那時候就覺得很爽。

       這和文化設計之類的東東有什麼關係呢?

其實有些地方很類似,因為我們覺得自己去想那套做法繞太遠了
世界上其他地方已經有更好的做法,假如我們花十年的時間去發展自己的做法
(由自己已經有的、知道的來拼湊解答),
到頭來可能還比不上我們現在花一年的時間快速學習別人,跟上它們的進度
(參考別人的解法,再加上其他一些東西來美化...例如:底線、標點符號、插圖...)

       為什麼世界上各地方會發產出自己的衣著、建築物的特色呢?

因為就最原始而言,各地方會用自己最粗淺的想法,去拼湊出自己的服裝、房子
有動物用動物,有泥巴用泥巴,看到蛇就畫蛇,覺得太陽偉大就畫太陽...
沒有人會跟他們說:"你們畫得那個東西很醜,不耐用,十年後會倒。"


2011年7月3日

google+ Nudge

Nudge,在英文裡面的意思是用手肘輕輕的推一下對方。
兩三年前有一名行為經濟學家便以這個名字出了一本書,
大致上的內容就是,人的行為是可以被周圍的環境大大影響的。
"環境上的設計只要多一個小點、空間配置直排變橫排、花紋密度變密、選項多出兩三個,
 就可以大大的影響到經歷這個環境的人們,而人們還以為一切是基于自己的自由意志。"



裡面舉的幾個經典例子之一就是:
政府希望開車的人在下交流道的時候減速,
以避免發生意外,但放警告告示牌在下交流道的地方效果並不太大,
因此就有心理學家(沒記錯的話)想到一個方法,
那就是在下交流道的地方放上橫條紋,並且越靠近出口密度就越高。
這樣一來有什麼用呢?

     我們開車的時候會以周圍景色的變化當做自己速度的標準。

假如之前開車每秒都只有10棵樹從窗外過去,
那你就知道自己的速度是固定的(假設樹都等距)
但下一秒,忽然經過你車窗的樹木速度變快了,變成每秒12、14、18棵,
你就會覺得自己的速度變成了1.2、1.4、1.8倍,就會將車子的速度放慢,
慢到每秒只看到10棵樹。

     於是我們只要增加周圍景色的密度,便可以成功的讓駕駛者"自願"放慢速度,
     降低在交流道出口的車禍機率。

這就是所謂的Nudge。

2011年7月2日

Groupon 與直銷

很多人都覺得直銷是件很討人厭的事情,但事實上我並沒有這麼反感
做直銷的人只是想要成功、想要多賺點錢而已。
直銷的確創造了許多年薪百萬或是千萬的有錢人,
他們生活進入了一個比較閒適的階段,並可以用他們成功的例子去激勵別人,
讓想要靠自己努力發跡的人成為他們的下線--目標是變得跟他們一樣。

這是一個總是會有人成功,大多數人卻無法賺到什麼錢的模式,
但加入的總是期望自己會是那成功的一個(十分符合心理學),
因此積極的拉朋友、親人、路人一起來做直銷,
但ドラえもん裡面有說過(我是從這裡面學到這個概念的)
利用下線來賺錢的制度看起來好像很完美,只要拉到十個人,
十個人每個人再拉到十個人,自己就能分到百人的收入,
只要下線增加,這收入可能可以再成長百倍、千倍,這看起來真是太完美了!!
但實際上人口的基數不是無限,這樣級數的成長是有上限的,
因此先加入的人會有好處,而後加入的人則會四處碰壁


這個概念基本上和所謂的"龐式騙局"(老鼠會)很像
http://zh.wikipedia.org/wiki/%E9%BE%90%E8%8C%B2%E9%A8%99%E5%B1%80

其實我不是要講直銷,我覺得直銷和保險目前都還沒走到死路,
也就是現在加入的人都還算是可能獲利者,
我想大家對直銷那麼反感的原因就是--他們直接的煩到我們了

話說這一兩年內有個東西大家很愛用,叫做Groupon

由於它引進了些新的概念,因此大多數的人(消費者)只直接的感受到它的好處
買東西超便宜,因此所有人都愛它,它運用網路聚集人氣,構成完美的新商業模式
透過它:
     餐廳(商家)可以保證找到大批客戶
     消費者可以透過團體消費拿到超級低的折扣
     Groupon當做中間者可以拿到些許的佣金

2011年7月1日

google+

這兩天google+在網路界炒得火熱。
前兩天在公司,同事發現他收到google+的邀請,就快速的將公司的大家都邀請進去一起玩
我聽到google+的第一個想法是: Yahoo奇摩知識+? (不對,知識+只有台灣這樣叫)
我看到google+的第一個想法則是: 是Facebook改版面了嗎? (兩個版面也太像了吧..)
接著上網看他的介紹影片,自己實際玩一玩之後,結論是:

                                google+這個服務終於把一切都連起來了。


還有-- google這次是玩真的,要和Facebook正面一較高下。


首先,google在推出google+之前慢慢的在改版面,很清楚的感覺到它們開始
越來越重視UI的設計還有使用者經驗。首頁上方原本是醜醜的有底線的各樣連結,
(圖片 翻譯 文件...)
慢慢的變成一小塊、一小塊像是OS一般給人舒適使用感的功能區塊
到大約一個星期前,我發現自己google上方的工具列變成了黑紅色
然後到前兩天,google+出現,才知道那是他新主打的色系(剛好和FB的淡藍色相反)


在fb這麼猖狂的年代,google+到底要怎麼樣才能把人抓進來玩社群呢?
它真的設計了很多東西,並且我覺得每一個設計都有它的用意。
首先,google+主打Circle的概念,在上面的每一個訊息都可以指定社交圈


                                                     (壹傳媒的影片真的太不搭了)


只有你指定社交圈的人才看得到你分享的訊息,這點是和FB的主要區隔。
(我們現在在做的網站有處理到這種訊息分享privacy的問題,只能說,這非常難做!!)
但分社交圈這種東西通常只有在朋友很多的時候需要,對一個剛推出的社群服務而言,
主打這個東西根本是有點不切實際,但google有gmail,於是我在剛加入google+時,
我就有大約300個人等著我去分圈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