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7月31日

為什麼要反旺中?

最近在Facebook上面許多人在轉貼旺中案的連結。當然,百分之百都是反對旺旺併購中嘉的。

有人針對的點是旺旺親中、說天安門事件不是屠殺,有人說它旗下的中天惡意栽贓,有人說旺旺這樣會壟斷媒體市場,成為媒體巨獸,因此有學生發起了抗議活動『我是學生,我反旺中』。

我想這些論點在某種程度上都有它的道理所在,但是是不是也有很多盲點? 到底大家反對的是媒體被單家公司壟斷、媒體缺乏媒體道德,還是媒體被親中公司壟斷?


過去有多少人看電視時,會覺得中天新聞(還有綜合+娛樂)、中視、GTV系列、TVBS、東森新聞(還有購物+幼幼+綜合+戲劇+電影)、Discovery頻道等等,有所謂的"置入性行銷"、"親中思想"。有人因此不看這些頻道? 這些頻道在併購前就屬於旺旺,大家有覺得他們和台灣的其他媒體有什麼不同嗎? (康熙來了有親中嗎?)

若說買賣新聞置入消息,那其實各大媒體都在做一樣的事情,這只是媒體業界的一種生態,只是購買新聞的人是台灣人還是大陸人,是藍的還是綠的,是政治性行銷還是商業性行銷,假如我們過去幾年都可以接受新聞的置入性行銷,但卻在此刻忽然發難,那我們到底是覺得這樣的置入性新聞不公不正,還是我們只是不能接受中國買新聞,其他人買新聞都行?

2012年7月26日

別和所愛的人講道理

從小到大,我們家裡常常會有一些爭吵,小時候的事情我不太記得了,只記得長大以後爭吵時,長輩那邊的邏輯很常是站不住腳的,而我總是在爭吵時,將事情的背景、整件事情的邏輯解釋給對方聽,希望對方能理解我的想法,或說我心目中的"事實",但結果通常都不太好。


爭論的事情從天氣冷要不要多穿衣服,到要不要考公務員、要不要把房子賣掉、要不要退休,有大事,有小事。『身體是我的,應該是我覺得冷不冷比較準』『公務員的生活,跟我想要過的生活不一樣,這是我的人生,應該是我要決定要怎麼過吧?』『你這樣做一點好處都沒有,只會讓我們擔心。』『你覺得這個人不好其實是你的刻板印象,回想一下,過去什麼時候你有稱讚過你兒子的任何一個女朋友?』

小事情最後會以小小的不愉快收尾,但遇到重要的大事情,我們常常都會吵到兩邊都很生氣,這時候就會跑出『我請問你!不然你覺得應該怎麼辦?』『好阿,你不想要就以後都不要管你阿!』『所以呢?』『你的態度可不可以不要這麼差。』『沒有怎樣。』『那我以後都不要問你的事情,這樣可以了嗎?』『好啦!你覺得好就好,反正我怎麼想你也不在乎』

這種時候我就會想,可以不要這麼情緒化嗎? 然後事後吵完一個人時就會覺得很鬱悶,因為我明明從頭到尾都說對了,有時候對方也理解了、接受我的說法,認為我的想法才是對的,為什麼還是弄的這麼不愉快?

後來長大了點,漸漸知道問題出在哪,問題是,跟你最親近、最愛的人講理,用邏輯爭論一件事情,是一點用都沒有的。因為當你爭贏的時候,其實你也輸了。

2012年7月12日

這是一個品味創業的時代


當網路剛開始時,網站像是一堆散佈在海上的小島,每個小島的經營者都認真的經營著自己的島嶼,生產各式各樣的東西,提供各樣服務。那個時代,除非你知道小島的座標,否則幾乎不可能到達自己理想中的小島。這個時代最有權力的人就是經營這個海洋中的"港口"(入口網站,如Yahoo)的人,它本身提供了很多服務,很多人會來這個地方,而被它連到的小島,也會跟著繁榮起來。這是港口(入口網站)時代

後來google出現了,它發明了一個聯結所有小島的傳送機,只要人們站在傳送機前,說出你理想中的小島樣貌,google就花0.2s的時間,列出3億個符合這個樣貌的小島任君挑選。雖然很多人還是喜歡之前那種從港口出發的旅行方式,但很多探險家卻開始藉由google的傳送機,探索整個世界的資訊。這是傳送機(搜尋網站)時代

2012年7月6日

就像福爾摩斯...

在一個下雨天,我們公司大樓的樓下,多了一塊薄薄的黑色石頭板子,它的周圍用簡單的柱繩圍了起來,上面有幾個膠布標示位置,還有一些粉筆的痕跡,畫著 "P d"的形狀...

從小我一直很崇拜像是福爾摩斯或是愛因斯坦之類的聰明人,我相信常人無法解決的問題,只要到他們眼前,他們不用怎麼思考,輕輕鬆鬆的就可以解出來,因為他們比常人還要聰明。

長大之後我發現,其實像福爾摩斯那種類型的聰明,比較像是一種藉由無限觀察和推斷所鍛鍊出來的直覺,是一種專家系統,一旦你學會之後,整個推斷過程就跟呼吸一樣自然,但在沒看到線索的人眼中,整個過程就像變魔法一樣,他會覺得你特別聰明。

我一直想成為一個聰明的人,於是,我養成了隨時觀察周圍環境、隨時留意旁人舉動的習慣。當我看到一個值得玩味的東西時,我會習慣性地去猜想推斷,它為什麼會在這裡、創造它的人心裡在想什麼、它未來會變成什麼樣子、它會造成什麼影響、它代表怎麼樣的社會現象或價值觀....,總之有很多東西可以思考。